外媒热议中国申办世界杯:机遇与挑战并存,能否改写亚洲足球历史?
申办世界杯引发全球关注
近日,多家国际媒体聚焦中国可能申办2034年世界杯的消息。英国《卫报》称,中国若成功申办,将成为继2002年韩日世界杯后第三个举办该赛事的亚洲国家,并可能“重塑世界足球格局”。美国ESPN则分析,中国庞大的市场和基础设施优势是国际足联考量的关键因素。
外媒眼中的“中国优势”
德国《踢球者》杂志指出,中国拥有12座符合国际标准的专业足球场,且北京、上海等城市的交通枢纽能力远超往届主办国。法国《队报》特别提到,2019年亚洲杯的筹备经验让中国“具备快速响应大型赛事的能力”。
“从鸟巢到浦东足球场,中国用十年完成了欧洲三十年的基建积累。”——西班牙《马卡报》
争议与挑战
不过,澳大利亚《悉尼先驱晨报》提出质疑:中国男足目前排名世界第88位,可能成为“史上最弱东道主”。人权组织则通过《纽约时报》发声,要求国际足联评估中国申办的“社会影响”。对此,亚足联秘书长温莎·约翰向路透社回应:“体育应当超越政治。”
- 经济收益:彭博社预测,世界杯或为中国带来超200亿美元直接收入
- 足球发展:日本共同社认为,青训体系改革将是中国申办的核心承诺
- 地缘意义:中东媒体Al Jazeera指出,这将是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文化延伸
国际足联将于2025年启动投票程序。无论结果如何,这场申办已让世界重新审视中国足球的潜力与野心。